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最近砸得又狠又准——但对准的不是中国,而是印度。
8月6日,他签署行政令,对印度输美商品加征25%关税,叠加此前税率,印度商品入美关税直接飙到50%。 消息一出,印度股市单日蒸发350亿美元,卢比汇率跌穿历史底线。
就在同一周,特朗普对中国的态度却暧昧不明。 他一边放话“可能两三周后考虑对华制裁”,一边又迟迟不敢动手。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福克斯专访中道破天机。原来,中国进口的俄油经炼化后大量转售全球,一旦切断这条供应链,油价将瞬间暴涨,美国自己首当其冲承受通胀反噬。
鲁比奥的坦白,揭穿了美国“双标”的逻辑链。 印度每天进口超200万桶俄油,占自身需求量的39%,却因再加工能力薄弱、市场话语权低,成了美国最易拿捏的对象。
反观中国,作为全球最大能源加工枢纽,手握稀土、光伏、新能源车等产业链命脉,美国敢动中国,等于自断高科技产业根基。印度还扮演着“俄油二道贩子”的角色:用卢比低价购入俄油,转手高价卖给欧洲,赚取巨额差价。 俄罗斯因此积压80亿卢比无法使用,怒斥印度“强盗外交”,而美国则借关税之名直接掐断印度财路。
印度外交部连夜发布七条声明,痛斥美国“不公正、不合理”,甚至搬出欧盟与俄罗斯675亿欧元的年贸易额对比,质问“为何只针对印度? ”但现实很骨感:当特朗普嘲笑印度是“濒临死亡的经济体”,当美方取消8月底的新德里贸易谈判,莫迪政府除了号召民众“买印度货”,拿不出任何实质反制。
印度深陷对美俄的双重依赖:既要俄廉价能源压通胀,又离不开美国市场(年出口额870亿美元)。 关税重压下,印度纺织、珠宝等支柱产业面临产业链外逃东南亚的风险,反倒变相巩固了中国“世界工厂”的地位。
中国驻美大使馆的回应直戳美国软肋:“中俄合作合法合规,不损害第三方利益。 ”面对美国威胁,中国早在能源自主(中俄管道扩容)、金融去美元化(人民币结算俄油)、军事科技(歼-10C碾压印度苏-30)等领域筑起防火墙。 而印度民间彻底炸锅。社交媒体上,“美国欺软怕硬”冲上热搜,网友怒斥:“不敢惹中国就拿印度撒气,算什么超级大国? ”
莫迪政府则试图“左右横跳”挽回颜面:一边向中俄释放缓和信号,恢复对华签证、谋划上合峰会会晤;另一边向欧洲日韩示好。 但这种骑墙策略,在美国取消贸易谈判的耳光下显得苍白无力。
这场制裁闹剧,暴露了大国博弈的潜规则:能否反制,决定你是否成为牺牲品。 美国鹰派议员曾提案对中国实施“经济核打击”——冻结个人资产、切断银行美元结算。 但特朗普政府最终退缩了,因为深知中国反制会让美国陷入金融危机。
美国参议院原计划对中印同步征收100%关税,但欧洲紧急施压:“别碰中国! 我们能源要靠他们!”最终制裁名单只剩印度。 连美媒都直言:“印度块头虽大,却是完美的沙袋——谁都能打,且不必担心报复。 ”
当莫迪热情拥抱特朗普时,他以为印度是棋手。但鲁比奥的坦白让所有人看清:在美国眼中,盟友不过是棋盘上的卒子——有用时捧成“民主堡垒”,碍事时贬为“死亡经济”。 这场关税风暴,给所有骑墙派上了一课:没有敢对霸权说不的底气,战略自主终是幻影。
启天配资-南京股票配资平台-炒股配资开户-配资炒股哪个平台正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